北京市,简称“京”,旧称“燕京”、“北平”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、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、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,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[1]。与西安、洛阳、南京并称中国“四大古都”,拥有6项世界遗产,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,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[2]。
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,背靠燕山,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,毗邻天津市、河北省,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历史、八百五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,历史上有金、元、明、清以及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代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,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,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,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。
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,背靠太行山余脉和燕山山脉,面对辽阔的华北平原,东南距渤海约150公里。市域东西宽约160公里,南北长约176公里,土地面积16411平方公里,其中平原面积6338平方公里,占38.6%;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,占61.4%。
北京地势总体上西北高,东南低。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东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。北京市平均海拔高度43.5米[11],其中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~60米,而山地一般海拔1000~1500米,全市最高峰为位于门头沟区西北部的东灵山,海拔2303米[12]。北京没有天然湖泊,天然河道自西向东有拒马河、永定河、北运河、潮白河、蓟运河五大水系,均属海河流域[13]。
北京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,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,[14] 年降水量571.8毫米。北京四季分明,春季多风和沙尘,夏季炎热多雨,秋季晴朗干燥,冬季寒冷且大风猛烈。其中春季和秋季很短,分别为两个月和一个半月左右;而夏季和冬季则很长,分别为三个月及五个多月。北京季风性特征明显,全年60%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7、8月份,而其他季节空气较为干燥。年平均气温约为12.3 °C。最冷月(1月)平均气温为 −3.7 °C,最热月(7月)平均气温为26.2 °C。极端最低气温为−27.4 °C(出现在1966年2月23日),极端最高气温41.9 °C(出现在1999年7月24日)。